实验仪器的用法 1.温度计 作用:测量物体温度的工具 工作原理: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。 常见温度计: (1)体温计 (2)实验室用温度计 (3)寒暑表 使用: (1)注意温度计的量程、分度值。 (2)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,不要碰容器底和容器壁。 (3)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。 (4)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(物)体。(体温度计除外) (5)读数时眼睛要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。 2.天平 工作原理:利用了“杠杆平衡时作用在等力臂上的力相等”的原理。 作用: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。 托盘天平的构造:由托盘、横梁、平衡螺母、标尺、指针、刀口、底座、游码、砝码等组成。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: 1. 要放置在水平的地方。游码要移到0刻度线。 2.调节平衡螺母(天平两端的螺母)直至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线。 3.左盘放称量物,右盘放砝码。根据称量物的性状应放在玻璃器皿或洁净的纸上,事先应在同一天平上称得玻璃器皿或纸片的质量,然后称量待称物质。 4.添加砝码从估计称量物的最大值加起,逐步减小。托盘天平只能准确到0.1克。加减砝码并移动标尺上的游码,直至指针再次对准中央刻度线。 5.物体的质量=砝码的总质量+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6.取用砝码必须用镊子,取下的砝码应放在砝码盒中,称量完毕,应把游码移回零点 (1)天平调平,必须先调底座水平,再调横梁平衡,顺序不可错。 (2)托盘天平的底座不需要调节,但必须说明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,即表示底座已经水平。 (3)调节横梁平衡时,指针向左偏,平衡螺母向右调,指针向右偏,平衡螺母向左调,即反向调节。 (4)指针摆动不定时,只要左右摆动幅度一样,就可以认为横梁平衡了,不必等指针静止后再使用。 (5)天平调平后,不要移动底座位置,也不要再调节平衡螺母。 3.量筒 读数:量筒时的水面是凹形的,读数时,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作用: (1)测量液体的体积; (2)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:用量筒装入一定体积的水(放入被测物块后水不能溢出量筒,能 完全浸没物块并且可读数),读出此时量筒中液面所指示的体积V1;把物块完全浸没到量筒的水 中,并读出此时量筒中液面所指示的体积V2,则V=V2-V1 4.弹簧测力计 工作原理:利用了弹簧的伸长与弹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的特性。 (在弹性限度内,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,弹簧的伸得越长。) 主要结构:弹簧、挂钩、刻度盘、指针、外壳、吊环。 使用方法: 1. 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,以免损坏测力计; 2. 测量前,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,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示的位置,以检查指针、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; 3.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的位置,若不是,则需调节; 4.测量时,拉力的方向应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,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; 5.读数时,要看清弹簧测力计的单位,知道刻度线的分度值; 6.读数时,视线必须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垂直。
5、刻度尺 作用:测量长度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: (1).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、分度值和零刻线是否磨损 ; (2).用刻度尺测量时,尺要沿着所测长度,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; (3).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 垂直 ,在精确测量时,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; (4).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
6、电流表 作用:测量电路的电流的大小。 使用: ①电流表要与用电器串联在电路中(否则短路,烧毁电流表)。 ②电流要从"+"接线柱入,从"-"接线柱出(否则指针反转,容易把针打弯)。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(可用试触法来看是否超过量程)。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(电流表内阻很小,相当于一根导线。若将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,轻则指针打歪,重则烧坏电流表、电源、导线)。 ⑤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零. 7.电压表 作用:测量电路的电压的大小。 使用: ①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,要测哪部分电路的电压,电压表就和哪部分电路并联。 ②电压表接进电路时,应当使电流从其“+”接线柱流入,从“-”接线柱流出。 ③注意观察电压表的量程,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(可采用试触法来看是否超过量程)。 注:电压表可以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连到电源的两极上(因为电压表内电阻比较大)。 8、电能表 作用:计量一定时间内用电器消耗的电能。(1度=1kW·h=3.6x106J) 重要参数: ①“220V”是这个电能表应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; ②“10(20)A”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10A,额定最大电流为20A。 ③“50Hz” 是这个电能表应在频率是50赫兹的交流电路中使用。 ④“1500r/kW.h”接在这个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千瓦时的电能,电能表的转盘转1500转 |